2025年4月18日,嘉兴杰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特新材”)在其针对北交所第二轮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中,暴露出实际控制人存在重大合规隐患。公司计划募集2亿元资金股票怎么融资杠杆,拟投入年产1,973万平方米高性能防护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然而目前其上市进程正面临实质性挑战。
监管问询函揭示出令人震惊的细节:杰特新材实控人谈栋立及其近亲属的个人账户,其与供应商浙江中朝及其关键人员存在资金往来,还涉及通过第三方渠道进行转贷操作。在2,500万元未偿还贷款中,有1,500万元被直接用于认购公司定增股份、偿还股权收购借款。北交所要求杰特新材说明谈栋立利用近亲属经营贷认购公司的股权是否合规。公司在回复中承认上述行为违反《贷款通则》相关规定。
根据招股书数据,杰特新材的业绩出现明显波动。2023年,公司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14.58%,扣非净利润3,305.89万元,同比增长110.04%。到了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降至9.97%,扣非净利润增幅降至21.78%。据此测算,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较2023年下滑31%,扣非净利润增速较2023年下滑80%。这种业绩的变化,引起北交所关注,两轮问询函均要求杰特新材就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作出说明。
另外,杰特新材暴露出典型的财务内控缺陷。公司存在个别高管通过其他员工代领个人奖金的情形,涉及税前金额合计104万元。该人员已向税务局补缴了税款共计31.97万元及滞纳金8.54万元。
实控人利用经营贷认购定增股份涉嫌违规
2010年11月10日,谈栋立、高水华、张玉江和沈志强四位自然人共同出资800万元,设立了海宁杰特玻纤布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特玻纤”)。从工商登记资料看,公司成立时股权结构为:谈栋立出资240万元,占股30%;高水华和张玉江各出资200万元,各占股25%;沈志强出资160万元,占股20%,看似较为常规。但梳理后续股权变动记录会发现,高水华于2012年11月退出公司,沈志强在2021年9月将其全部股权转让。
2021年,杰特玻纤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杰特新材股权结构如下:
图片
上图来源:杰特新材招股说明书
依据最新招股说明书披露的股权结构,杰特新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谈栋立、张玉江,其中,谈栋立持股1,131.67万股,占总股本33.19%;张玉江持股323.33万股,占比9.48%。二人合计持股42.67%,并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巩固对公司的控制权。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发行完成后,两人合计持股比例预计将稀释至32%,控制权比例较低。
北交所第二轮问询函指出一个严重问题。监管机构核查发现,杰特新材实际控制人谈栋立及其近亲属的个人银行账户流水存在异常,谈栋立家族与主要供应商浙江中朝及其关键人员之间存在不明资金往来。经调查,谈栋立通过部分供应商及其他第三方渠道进行转贷操作,涉及2,500万元未归还贷款,其中1,500万元被用于谈栋立认购公司定增股份和偿还购买公司股份的借款。
北交所要求杰特新材就谈栋立利用近亲属经营贷认购公司的股权是否合规,以及是否存在被贷款银行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的风险作出说明。
面对监管问询,公司解释,上述经营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谈栋立父母控制的海宁市富大纸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大纸业”)从杭州银行嘉兴海宁科技支行获得的贷款;另一方面是谈栋立父亲谈松甫从农业银行海宁市支行取得的农户贷款及最高额担保个人借款。这两笔贷款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用途为“日常经营周转”或“生产经营周转”,但实际被谈栋立用来认购公司股权,违反了《贷款通则》相关规定以及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条款。
杰特新材在回复中表示,这些违规行为不会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法律障碍。
业绩增速大幅放缓,成长性面临考验
杰特新材是一家专注于玻纤基布、化纤基布及涂层布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火车、汽车篷布以及大型建筑场馆等领域。虽然公司近年营收和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其业绩波动性,与行业趋势不一致,业绩可持续性也受到质疑,这些问题引发了监管层和市场的重点关注。
2021年至2024年,杰特新材营业收入从1.46亿元增长至2.29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350.08万元增长至4,025.91万元。其中,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0.04%。增速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而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国际复材、西大门、玉马遮阳、温多利等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8.19%、15.90%、5.61%、19.28%,其中最高为19.28%,部分企业出现大幅下滑。
2024年,杰特新材营收增速回落至9.97%,扣非净利润增速回落至21.78%,营收和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分别下滑31%、80%。这一变化趋势引发市场对其业绩高增长能否持续的质疑。北交所两轮问询均要求公司就业绩增长的合理性及可持续性作出说明。
在首轮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杰特新材说明业绩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解释与可比公司业绩变动趋势差异较大的原因,阐述与行业整体趋势是否一致,并说明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以及是否存在期后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杰特新材以材料差异和销售区域不同解释业绩差异,称西大门、玉马遮阳和温多利主营产品以聚酯纤维为材料,自身产品主要以玻璃纤维为材料,且聚酯纤维布市场竞争激烈。
截至2025年2月末,杰特新材6,277.95万元在手订单作为业绩可持续性的重要依据,另外,剔除关联销售相关收入,公司2021年至2024年间整体亦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复合增长率为19.99%。因此,公司业绩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不存在期后业绩大幅下滑风险。不过,从目前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业绩增长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在第二轮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杰特新材进一步阐述2023年度业绩增长因素的可持续性,以及后续是否存在业绩下滑风险。
杰特新材在回复北交所第二轮问询时表示,2023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外部因素,同时提及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等战略规划。
然而,当原材料价格优势不再时,公司是否具备真正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存疑。
财务内控问题频现,高管通过员工代领奖金补税32万
杰特新材存在多项财务内控问题,如转贷以及高管通过员工代领奖金以减少缴纳个税等情况。
2021年6月至10月,杰特新材为满足贷款银行受托支付要求,通过供应商嘉兴焱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兴焱发”)进行转贷操作,累计转贷金额达3,300万元。
图片
上图来源:杰特新材回复首轮问询函
尽管公司称这些资金用于支付工资、货款及偿还银行贷款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且于2022年9月全部清偿,但这一行为仍然暴露出公司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内控缺陷。
另外,2020年至2023年间,公司个别高管人员通过其他员工代领个人奖金,合计金额达104万元,存在规避个人所得税的嫌疑。
图片
上图来源:杰特新材回复首轮问询函
公司辩称此举是为减轻高管税负,但该行为实质上已构成违规。
该人员已向税务局补缴了税款共计31.97万元及滞纳金8.54万元,共计40.51万元,并取得税务部门不予处罚的确认函,即便如此,该行为仍对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商业诚信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杰特新材在IPO进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实控人违规使用经营贷认购股权,不仅违反金融监管规定,还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这无疑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其业绩增速的大幅放缓,让市场对其成长性产生质疑,且公司对业绩变动的解释难以令人信服,业绩可持续性存疑。此外,财务内控方面的问题,反映出公司治理的薄弱,损害了公司的信誉。
对于杰特新材而言股票怎么融资杠杆,若想成功上市并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会持续关注后续发展。